欢迎访问哈尔滨永堃金属容器有限公司官网!

服务:13845022486

新闻详情

SF双层油罐的由来
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9-25

一、技术雏形:海外应对污染的储油革新

SF 双层油罐的诞生源于全球对地下储油污染的治理需求。20 世纪中后期,欧美国家率先发现传统单层钢制油罐的致命缺陷 —— 长期埋地后受地下水气侵蚀与电解腐蚀,极易发生油品渗漏。美国环保部门研究显示,埋地油罐泄漏已成为饮用水源的主要威胁之一,仅加州在 1980 年代就排查出超过 2 万个渗漏油罐,引发土壤与地下水的 “三致效应” 污染(含芳香烃、多环芳烃等致癌物)。
为破解这一难题,欧美企业开始研发双层储油技术,其中 SF 型(钢 - 复合材料复合)凭借 “钢制内罐 + 玻璃钢外罐” 的结构设计脱颖而出:内罐保障储油稳定性,外罐实现强效防渗,罐间间隙空间配备的渗漏检测系统可实时监控异常。上世纪 90 年代,该技术在欧美加油站大规模应用,数据显示其渗漏检出率较单层油罐提升 90% 以上,迅速成为储油设备的主流选择。

二、国内引入:政策驱动的环保升级

2000 年后,国内相似的污染问题逐渐凸显。2007 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对苏南 29 个加油站的调查显示,超七成存在渗漏;2010 年天津地区地下水样检测中,总油烃检出率达 85%,多环芳烃检出率 79%。在此背景下,SF 双层油罐于 2010 年前后由环保设备企业引入国内,开启本土化探索。
政策层面的密集发力成为关键推手:
  • 2015 年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“水十条”)明确要求 “加油站地下油罐应更新为双层罐或设置防渗池”;
  • 2017 年《水污染防治法》修订案将该要求纳入法律条款,规定未完成改造的加油站可处 2 万至 20 万元罚款;
  • 同年黑龙江省政府印发专项通知,将 SF 双层罐列为推荐改造方案,要求 2017 年底前完成全省加油站防渗改造。
行业标准同步完善,《石油库设计规范》(GB 50074-2014)、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》(GB 50160-2008)等文件均对双层罐的设计、安装与检测作出明确规定。

三、技术迭代:安全与适配性的双重突破

国内技术团队在引进基础上持续优化,使 SF 双层油罐实现从 “达标” 到 “适配” 的升级:
  • 安全强化:早期产品以基础防渗为主,现行设备已标配智能渗漏检测系统,可通过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,渗漏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;
  • 材料升级:外罐玻璃钢采用耐酸碱配方,适配东北等严寒地区的土壤环境,经测试可在 - 30℃低温下保持结构稳定;
  • 环保加码:新增油气回收接口,与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联动,进一步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。
这场技术升级在全国防渗改造潮中得到验证:2015 至 2019 年,全国超 8.7 万座加油站完成 SF 双层罐更换,改造后渗漏污染投诉量下降 92%。黑龙江地区因地下水位较高,SF 双层罐的采用率达 90% 以上,有效保护了松嫩平原地下水环境。

四、场景拓展:从加油站到多元储油领域

随着技术成熟,SF 双层油罐的应用场景已突破单一加油站:
  • 能源终端:覆盖城区加油站、高速服务区、乡镇供油点,适配不同规模储油需求;
  • 工业储油:服务于化工园区、矿山工地,用于存储柴油、润滑油等工业用油;
  • 应急储备:在防汛、暴雪等应急场景中,作为移动储油单元快速部署,2021 年黑龙江暴雪灾害中,120 台 SF 双层罐为救援车辆提供稳定供油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东北地区的市场需求催生了本地化产能升级。2017 年东北 SF 双层油罐生产基地落户辽宁,填补了区域产能空白,哈尔滨永堃金属容器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也随之实现技术升级,为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提供适配寒地环境的储油设备。
从欧美治理污染的技术发明,到中国守护水土的环保利器,SF 双层油罐的发展历程印证了 “环保需求牵引技术创新” 的产业逻辑。随着《“十四五” 土壤、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的推进,这种安全高效的储油模式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核心作用。
 
本文网址: https://hrbyongkun.com/news/125.html
找不到任何内容